第354章 大食使者再访长安,暗藏博弈探虚实(1/3)
    大食为探查大唐铁道与水轮技术,以“商议丝绸之路贸易”为名再派使者访唐,使者团中暗藏技术工匠与“影先生”联络人。
李恪奉命接待,一面展现大唐开放姿态,一面命百骑司严密监视,在贸易谈判与技术保密的博弈中,成功识破使者团的暗藏目的,截获其与“影先生”的联络密信。
长安的盛夏总是伴着蝉鸣,鸿胪寺外却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——大食使者团。
此次带队的是大食哈里发的亲信曼苏尔,随行人员除了官员与商人,还有十余名身着便服的工匠,对外宣称是“学习大唐纺织技艺”,实则肩负着探查铁道与水轮技术的秘密任务。
李世民接到奏报后,召来李恪商议:“大食与我大唐在西域虽有边境对峙,但丝绸之路贸易对双方都至关重要。此次他们遣使,表面是谈贸易,实则想探我大唐新技术的底。
你负责接待,既要展现大唐的气度,也不能让他们轻易摸清我们的虚实。”
李恪点头应下,心中已有盘算:“儿臣会按礼仪接待使者团,安排他们参观长安的纺织作坊与市集,却对铁道工坊与煤矿水轮系统严加看管;同时命百骑司暗探混入使者团的随从之中,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,尤其是那些工匠的行踪。
三日后,李恪在鸿胪寺设宴款待曼苏尔。
宴席上,曼苏尔频频提及大唐的铁道与水轮技术,言语间满是好奇:“太子殿下,听闻大唐的‘钢铁道路’能让货物日行千里,‘水转机器’能自动炼铁织布,不知可否让我们见识一番?
大食也想学习这些技艺,促进两国技术交流。”
李恪笑着回应:“曼苏尔使者,大唐向来愿意与各国交流互通,但铁道与水轮技术涉及民生与军务,尚在完善阶段,暂不便对外展示。
不过,我国的纺织技艺已十分成熟,明日便可带贵使的工匠们参观长安最大的纺织作坊,相信他们能有所收获。”
曼苏尔心中虽有不满,却也无法强求,只能点头应下。次日,李恪命人带领大食工匠前往长安城西的纺织作坊,作坊内展示的都是传统的水轮纺车,而非最新改进的多锭纺车。
工匠们围着纺车观察,不时提出疑问,作坊负责人却只讲解基础原理,对关键的齿轮设计与动力传导避而不谈。
与此同时,百骑司暗探发现,使者团中有一名叫阿卜杜勒的随从,每日深夜都会悄悄离开鸿胪寺,前往城南的胡人茶馆。
李恪奉命接待,一面展现大唐开放姿态,一面命百骑司严密监视,在贸易谈判与技术保密的博弈中,成功识破使者团的暗藏目的,截获其与“影先生”的联络密信。
长安的盛夏总是伴着蝉鸣,鸿胪寺外却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——大食使者团。
此次带队的是大食哈里发的亲信曼苏尔,随行人员除了官员与商人,还有十余名身着便服的工匠,对外宣称是“学习大唐纺织技艺”,实则肩负着探查铁道与水轮技术的秘密任务。
李世民接到奏报后,召来李恪商议:“大食与我大唐在西域虽有边境对峙,但丝绸之路贸易对双方都至关重要。此次他们遣使,表面是谈贸易,实则想探我大唐新技术的底。
你负责接待,既要展现大唐的气度,也不能让他们轻易摸清我们的虚实。”
李恪点头应下,心中已有盘算:“儿臣会按礼仪接待使者团,安排他们参观长安的纺织作坊与市集,却对铁道工坊与煤矿水轮系统严加看管;同时命百骑司暗探混入使者团的随从之中,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,尤其是那些工匠的行踪。
三日后,李恪在鸿胪寺设宴款待曼苏尔。
宴席上,曼苏尔频频提及大唐的铁道与水轮技术,言语间满是好奇:“太子殿下,听闻大唐的‘钢铁道路’能让货物日行千里,‘水转机器’能自动炼铁织布,不知可否让我们见识一番?
大食也想学习这些技艺,促进两国技术交流。”
李恪笑着回应:“曼苏尔使者,大唐向来愿意与各国交流互通,但铁道与水轮技术涉及民生与军务,尚在完善阶段,暂不便对外展示。
不过,我国的纺织技艺已十分成熟,明日便可带贵使的工匠们参观长安最大的纺织作坊,相信他们能有所收获。”
曼苏尔心中虽有不满,却也无法强求,只能点头应下。次日,李恪命人带领大食工匠前往长安城西的纺织作坊,作坊内展示的都是传统的水轮纺车,而非最新改进的多锭纺车。
工匠们围着纺车观察,不时提出疑问,作坊负责人却只讲解基础原理,对关键的齿轮设计与动力传导避而不谈。
与此同时,百骑司暗探发现,使者团中有一名叫阿卜杜勒的随从,每日深夜都会悄悄离开鸿胪寺,前往城南的胡人茶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