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量研究署在李恪的支持下,成功将水晶技术反向应用,研发出大唐首台“水晶动力机”。该动力机以地下能量为源,驱动纺织机运转,效率是水轮驱动的三倍。

    李世民亲自前往观摩,下令在长安、洛阳的纺织作坊推广,同时命农桑院研究用水晶动力机改良农具,开启大唐“水晶动力时代”。

    能量研究署内,一片紧张而兴奋的氛围。工匠们围在一台崭新的机械旁,阎立德与沈括正小心翼翼地调试着机械上的水晶装置。

    这台机械正是他们耗费一个月时间,研发出的“水晶动力机”——以改良后的水晶管吸收地下能量,通过齿轮组将能量转化为动力,驱动机械运转。

    “准备启动!”阎立德一声令下,工匠们将水晶管接入动力机的核心,再将动力机与一台纺织机连接。

    随着水晶管吸收能量,动力机的齿轮开始缓缓转动,带动纺织机的纺锭飞速运转,丝线如同流水般缠绕在纺锭上,效率远超传统的水轮纺织机。

    “成功了!真的成功了!”沈括激动地喊道,工匠们也爆发出阵阵欢呼。

    经过测试,这台水晶动力机驱动的纺织机,每时辰能织布五匹,是水轮驱动的三倍,且无需依赖水源,可在任何地方使用。

    李恪得知消息后,立刻奏报给李世民。李世民大喜,亲自前往能量研究署观摩水晶动力机的运转。当他看到纺织机在水晶动力的驱动下飞速运转,脸上满是欣慰:“太好了!

    这水晶动力机不仅效率高,还不受地理限制,若能推广,大唐的纺织业定能更上一层楼,百姓的生活也会更加富足!”

    他当即下令:命工部在长安、洛阳各挑选十家大型纺织作坊,率先安装水晶动力机,进行试点推广;农桑院则与能量研究署合作,研发水晶动力驱动的农具,如水晶动力水车、水晶动力犁地机等,提升农业生产效率;户部拨出专款,支持水晶动力机的量产与推广,确保普通作坊也能负担得起。

    试点推广工作很快展开。

    长安城西的“锦绣坊”是首批安装水晶动力机的作坊,坊主王掌柜看着纺织机飞速运转,笑得合不拢嘴:“以前用水轮驱动,遇到旱季水少,纺织机就转不动,每月最多织布三百匹。

    现在有了水晶动力机,每月至少能织布九百匹,利润翻了三倍还多!”

    其他作坊见“锦绣坊”效益大增,纷纷申请安装水晶动力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