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章 以工代赈活水来(1/3)
李世民“吞蝗安民”的壮举,如同最迅猛的旋风,瞬间席卷了整个灾区,也震撼了整个朝野!流言蜚语在绝对的帝王担当面前,如同冰雪消融,荡然无存。
“上天示警”的论调彻底破产,取而代之的是“陛下仁德感天”的颂扬。
民心可用!
万年县田埂上的那一幕,成了最好的动员令。原本麻木绝望的灾民,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。皇帝陛下愿意为他们吞食蝗虫,他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奋力自救?
魏征在山东闻讯,激动得老泪纵横,立刻将此作为活生生的教材,在山东大力宣传,极大地推动了当地捕蝗和均田的进程。
长安,政事堂(宰相议事之所)。
李世民召集房玄龄、杜如晦、长孙无忌、新任工部尚书段纶、户部尚书戴胄等重臣,商讨灾后重建大计。
“陛下,各地捕蝗、掘卵成效显着,蝗灾已初步遏制。”房玄龄汇报,“然,灾后重建,迫在眉睫。今冬明春,数百万灾民口粮、越冬、春耕种子,皆需解决。国库…恐难以为继。
”戴胄补充的财政数据,触目惊心。
“仅靠放粮赈济,非长久之计。”杜如晦沉吟道,“坐食山空,且易滋生惰性。需让灾民有事可做,自食其力。”
李世民目光投向巨大的大唐水系图,手指沿着黄河、渭水、漕渠划过,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:“朕意,以工代赈!”
“以工代赈?”众人精神一振。
“不错!”李世民声音沉稳有力,“将赈济的钱粮,转化为工钱!征调受灾青壮民夫,由朝廷统一组织,疏浚淤塞之河道,加固薄弱之堤防,开凿新渠,整修官道驿站!
一可兴修水利,根除水患,便利漕运,功在千秋!二可使灾民凭力气挣得口粮,养活家小,免于冻馁!三可凝聚民心,彰显朝廷恩德!”
他看向工部尚书段纶:“段卿,工部即刻勘察受灾各道主要河道、渠堰、堤防现状!制定疏浚、加固、开凿方案!需用多少民夫,工期几何,钱粮几何,详细报来!”
“上天示警”的论调彻底破产,取而代之的是“陛下仁德感天”的颂扬。
民心可用!
万年县田埂上的那一幕,成了最好的动员令。原本麻木绝望的灾民,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。皇帝陛下愿意为他们吞食蝗虫,他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奋力自救?
魏征在山东闻讯,激动得老泪纵横,立刻将此作为活生生的教材,在山东大力宣传,极大地推动了当地捕蝗和均田的进程。
长安,政事堂(宰相议事之所)。
李世民召集房玄龄、杜如晦、长孙无忌、新任工部尚书段纶、户部尚书戴胄等重臣,商讨灾后重建大计。
“陛下,各地捕蝗、掘卵成效显着,蝗灾已初步遏制。”房玄龄汇报,“然,灾后重建,迫在眉睫。今冬明春,数百万灾民口粮、越冬、春耕种子,皆需解决。国库…恐难以为继。
”戴胄补充的财政数据,触目惊心。
“仅靠放粮赈济,非长久之计。”杜如晦沉吟道,“坐食山空,且易滋生惰性。需让灾民有事可做,自食其力。”
李世民目光投向巨大的大唐水系图,手指沿着黄河、渭水、漕渠划过,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:“朕意,以工代赈!”
“以工代赈?”众人精神一振。
“不错!”李世民声音沉稳有力,“将赈济的钱粮,转化为工钱!征调受灾青壮民夫,由朝廷统一组织,疏浚淤塞之河道,加固薄弱之堤防,开凿新渠,整修官道驿站!
一可兴修水利,根除水患,便利漕运,功在千秋!二可使灾民凭力气挣得口粮,养活家小,免于冻馁!三可凝聚民心,彰显朝廷恩德!”
他看向工部尚书段纶:“段卿,工部即刻勘察受灾各道主要河道、渠堰、堤防现状!制定疏浚、加固、开凿方案!需用多少民夫,工期几何,钱粮几何,详细报来!”